首页

byd全集

时间:2025-05-22 21:25:37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浏览量:58722

  “姐妹们,我终于离婚了。”11月22日,“甜甜圈”在一个名为“薯薯反家暴联盟”的群聊里发布了这则信息,并附上离婚证照片。

  在此之前,“甜甜圈”曾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第一次判决不离婚后,她选择和丈夫分居,二次上诉需要等到六个月后。这期间,“甜甜圈”依旧遭受丈夫的恐吓、辱骂、殴打,被撬坏了四个门锁,直到上个月,她的丈夫同意协议离婚。

  群聊“薯薯反家暴联盟”是小尾组建的,今年6月,她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笔记,提到自己的家暴遭遇:“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姐妹在遭遇家暴,还在忍耐。”小尾组建了这个群聊,希望加入的成员“能互相出出主意”。目前,这个群里有20人,都遭受过家暴,有的人甚至现在还遭受着家暴行为。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当前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涉及家暴问题?我国反家暴工作存在哪些挑战?家暴发生后该如何自救?就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婚姻家事资深律师,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援助律师李莹;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帆。

  家暴就是家丑?

  家丑不外扬的陈旧观念“包藏”了一些暴力行为

  “他是博士,还照样动手,惊呆了。”木兮在群聊里敲下这样一条信息,在遭遇男友的三次暴力伤害后,她提出分手,结束恋爱关系。“分手一个月,有点想他,但动手(轻微三次)无法原谅,求骂醒。”这是木兮在群聊里发送的另一条信息,最新一条的回复是小尾发出来的,“不要心软回头,不然一辈子就完了。”

  从业近二十年以来,李莹办理了数百起与家庭暴力相关的案件,家暴受害者对于家暴的认知仍存在偏差,认为只是打打闹闹,这导致了不少受害者在遭受侵害之后选择隐忍。李莹表示:“认为家暴就是家丑、家暴是家务事的观念依旧存在,这导致了许多家暴行为是隐蔽的。”

  需要明确的是,一个巴掌也算家暴,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家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提到对家暴的定义: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李莹介绍,家暴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与孙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可能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家庭暴力法》中也规定了具有抚养、寄养等关系的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同样适用。此外,《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一些地方性立法也扩大了家庭暴力保护的范围,比如恋爱关系、前配偶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可以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

  李莹提出,目前我国对于家暴行为的判定,仍以身体暴力为主,但是在家暴定义中有一个“等”字,则为一些性暴力、经济控制、精神暴力等其他暴力行为的纳入提供了一个空间。在《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中能发现,对于身体暴力的次数是没有要求的,也就是说,在家暴的判定中,暴力的次数和损害后果并不作为判定要求。“只要行使相关行为,家暴这个行为就构成了。”

  独立事件还是家暴?

  立法在不断完善,但现实适用仍存在理念差异

  我国的反家暴立法有一个比较长的推动过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立法。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我国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并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和加害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家级立法中对家庭暴力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在这之后,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安全保障法、残疾人保护法等针对弱势群体的专门法律中,也有提及家暴问题的相关法律。

  直到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反家暴法,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李莹表示,这是中国反家暴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这部法律中,提出了家暴的定义,明确了国家的责任,规定了反家暴的预防机制、处置机制。

  除了法律法规,还有一些意见的发布也对家暴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2015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反家暴意见》),针对涉及家暴的刑事案件进行指导。

  2014年发生的姚某某故意杀人案,就是首例适用《反家暴意见》将受暴妇女以暴制暴的情形认定为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案件,李莹是姚某某的辩护人。她表示:“在案子开庭前看到这个意见,我真的如获至宝,马上引用到我的辩护意见中,最后也被法院采纳了。”

  有法律有规定,反家暴工作才能有法可依。李莹表示,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反家庭暴力法》作为一个专门法,并且还有其他的法律、规定作补充,我国在反家暴工作的立法上已经形成一个体系,这是在反家暴工作上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然而,我国反家暴工作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社会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对家暴问题的足够认识。李莹说:“大部分社会公众会认为家庭暴力是小事,不会看得很严重。”李莹提及的观念问题,在相关处理部门中也普遍发生。她表示,案件在处理中往往被当成一次独立伤害事件,不会将其看成“家暴案件”,这导致在推动这类案件的过程中,对于家庭暴力的严重后果是认识不足的。

  在处理家暴案件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罪轻化处理”,家暴被认为是家庭内部的事,这是在推进反家暴工作中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李莹举了一个例子:在某个家暴案件中,当事人的头部、背部遭受多处严重砍伤,最后被鉴定为重伤二级。而这个家暴案件的施暴者仅被判处了五年刑罚。李莹说:“换做一般人之间的伤害行为,可能刑罚会更重,但是在家暴案件中,往往会被认定为是一个家庭纠纷,采取罪轻化处理,我认为这是最糟糕的问题。”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帆提出,现实中受害者在获取有效法律援助和保护方面仍存在困难,社会上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度和对受害者的支持度仍然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律效力的充分发挥。

  自救还是他救?

  为受害者提供“兜底”保障,社会支持系统还需提升专业度

  “我逃了,每一次都分开,每一次又被他求和,可能我还抱有一丝幻想吧。”小尾在社交平台分享,她这种踟蹰的心情,一方面是对伴侣的依赖,一方面是难以忍受的家庭暴力行为。

  小尾组建的群聊就像是一群家暴受害者的“树洞”,在聊天界面里,他们用碎片化的字句,拼凑出对现实遭遇的困顿与无奈。

  李莹说,对于家暴受害者的保护,社会开展了不少工作。比如,家暴事件发生后的处置机制,受害者可以通过报警,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关处理,出具告结书、进行行政拘留、行政处罚等。此外,人身安全保护令、庇护制度等,都能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庇护。

  一些民间机构也在推进反家暴工作,为受害人提供救济。比如,为遭受暴力的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心理救助,为受害者提供社工服务支持,或者,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受暴妇女重启生活,建立对生活的信心。

  “我觉得要建立一种综合性的、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李莹表示,在这个支持系统下,首先需要建立对家暴零容忍的社会氛围,然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报警处理、司法机关处理,以及用人单位和身边社区等力所能及的有效支持,对家暴受害者进行保护。

  她表示,虽然政府和社会组织设立了庇护所,提供了热线电话和咨询服务等,但这些服务的覆盖面和社会认知度还不够广泛,导致许多受害者未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帮助。医疗系统虽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心理支持,但在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方面,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资源配置仍有待加强。

  吴帆也就反家暴工作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未来防治家庭暴力的工作需在多个层面深入展开,但关键驱动力在于增强受害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从增能的角度出发,提升其性别平等意识和意愿以及改变现实的行动能力,并围绕受害者构建一个全面的支持网络。这涉及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庇护所等多维度服务,要能够为受害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摆脱暴力环境,恢复正常生活。

  2001年,国内第一部直观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2023年,国内首部反家暴题材电影《我经过风暴》上映,李莹作为该作品的法律顾问,提供相关法律指导。

  借一些影视作品、书刊以及媒体报道的案例影响,家庭暴力话题逐渐有更多机会暴露在公共舆论中,加深了公众认识。但李莹认为,这远远不够。

  “现在也有一些影视作品是涉及家庭暴力的,但是相应的讨论往往不够深刻,有一些还会带着传统的性别观念,苛责受害者等。我希望对家暴议题,不仅是停留在公共话题层面的讨论,而是真的能够有更多财力、物力投入到反家暴工作中。”

  吴帆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至关重要,这涉及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庇护所等多维度服务。“总之,构建一个零家庭暴力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教育机构以及每个人的持续关注和共同努力。”吴帆说。

  (本文“甜甜圈”、小尾、木兮,均为化名)

  链接

  遭遇家暴后该如何保存证据

  “家暴是不会自动停止的,这些是无数个家暴案件堆砌起来的血泪教训。”对于遭遇家暴的人士,李莹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对家暴行为具有敏锐的反应和感知,遭遇家暴后,及时报警。

  二、在公安部门就家暴事实做笔录,并且要求警察帮忙固定证据,根据伤情申请出具告诫书。要求行政处罚甚至追究行政责任。

  三、在必要情况下,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特别需要注意收集证据,包括向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向妇联等社会组织进行投诉的相关资料、医院的就医证明和伤情鉴定。

  四、自行拍摄留存的伤情照片、家暴过程的视频录音等,都能作为证据。需要注意的是,留存伤情照片的时候,需要将人脸露出,以证明这个伤痕是自己的。

  五、针对曾经遭遇家暴而过程没有留存相关证据的受害者,可以通过施暴者自认、悔过书等方式重新收集相关证据。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梁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1亿千瓦

其中,“核孔复合体成熟度调控合子基因组激活”的研究,解决了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未来实现植物远缘杂交、创制全新的植物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的研究,实现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开辟了疾病预防、诊断、干预新路径;“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的研究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米尔班·艾依提:盛开在列车上“最美的石榴花”

打破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两张皮”。吉林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透视】英媒:新数据显示美国警察每年至少对30万人使用暴力

此外,郭种根还表示,在宣布紧急戒严两天前,已事先得知戒严相关内容。他说,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于1日来电,命令于3日戒严令发布后,掌控国会大楼、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部大楼等6处。

今年3月日均逾9600辆次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出入境

这一倡议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是各方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无方向盘仪表盘 新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成“移动会议厅”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相关资讯
8月份中国仓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机制,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以释放数据红利,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放大各自比较优势、合力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发展格局。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的态势越发鲜明。其中,深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领先”绝对优势,首次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的128.68万辆和西安的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中部地区的合肥、长沙,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济南跻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门资讯